一、建設的必要性
通過建設電工基礎實訓室,可以依托實訓室的實訓設備完成考取電工職業資格證書、電子電路設計的1+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,考取證書的同學產教融合推薦實習就業,具備很強的實用性。
二、建設思路
2.1 實訓室對接課程項目
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部分課程的學習需要用到計算機進行編程和控制,專業標準里要求每人1臺計算機。擬建應用電子綜合實訓室,配置計算機和各種課程模塊實驗箱,可以對接應用電子技術、物聯網、機電一體化、工業機器人等上述專業課程的實訓教學;擬建電工基礎實訓室對接應用電子技術、物聯網、機電一體化、工業機器人等上述專業電工相關課程的實訓教學。
2.2電工基礎實訓室建設主要手段
(1)校企共建實訓室
為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效率,以共贏為原則,引企入校,共同投入,合作建設集產學研培為一體的校企一體化校內實訓基地——電工基礎與應用電子綜合實訓室。建立真實實訓環境,把專業學習融入到企業環境中,使學生學習貼近企業要求,實現校企間緊密合作、深度融合。
(2)校企共建“課證融合、崗課融通”的課程體系
為適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要求,按職業崗位能力要求,重點突出專業工程項目核心課程,對需要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進行深度融合,構建以技能培養、校企共建、課證融合、崗課融通為主線,兼顧1+X等職業技能證書、學生就業創新的課程體系。建立課程標準、開發項目情境模塊課程內容和課程資源。開發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相應教材。
(3)校企共同開展社會服務
以電工基礎與應用電子綜合實訓室為載體,承接橫向課題,重點開發電子電路設計、電子產品測試等相關項目;充分利用學院師資和企業工程師、實訓室設備等資源開展社會人員技能培訓服務。
三、主要功能
(一)對外參觀
校企雙方將共同設立:“1+X”省/市級證書考點,電工電子實訓訓練,成為整個省/市范圍內職業考證基地的標桿,促進學校教學模式全面教學改革,在課程教學、項目創新設計、考取證書、實施方式等體現出特色,吸引其他職業院校教師、負責人來參觀交流,促進本院教學的提高發展及學校實力和影響力,并輻射帶動區域內相關高職院校的發展。
(二)對外培訓
實訓室按照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實訓教學內容要求進行建設,在滿足課程實訓教學前提下兼顧競賽訓練的需求,充分發揮實訓室的教學與競賽訓練作用。
(三)校企合作
依托企業資源優勢開展校企合作,共建專業。依托合作企業引進電工電子、物聯網、機器人、嵌入式等行業新技術、新趨勢,共同完成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工作,組建“‘3+1’創新班”,通過“‘3+1’創新班”訓練選拔學生組成各類競技隊參加市級、國家級各類競賽,力爭優秀成績。合作開發優質課程資源及公開出版的工程師培訓教材,充分利用“數字化學習”資源,培養“全方位素質教育”的在校大學生。合作組建“雙崗雙責”教學團隊,實施“工程師走進校園、專職教師走進企業”計劃,合作期間爭取在省級教學團隊的基礎上建成國家級教學團隊。合作建設實訓基地,申報省級或國家級重點實訓基地。
(四)經濟效益
通過開辦面向社會體系(xi)的(de)(de)校外人員(yuan)電(dian)工培訓(xun)(xun)班,可向參與培訓(xun)(xun)的(de)(de)人員(yuan)收取一定(ding)的(de)(de)培訓(xun)(xun)費(fei)用,創造一定(ding)的(de)(de)經濟價值(zhi);承擔(dan)學院(yuan)技能(neng)鑒(jian)定(ding)站的(de)(de)維修電(dian)工中高級技能(neng)培訓(xun)(xun)和鑒(jian)定(ding)考(kao)證(zheng)的(de)(de)任務,對我校進行培訓(xun)(xun)考(kao)證(zheng)的(de)(de)人員(yuan)收取培訓(xun)(xun)費(fei)和鑒(jian)定(ding)費(fei)。